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心融回民村,共绘同心圆”
发布日期:2023-11-17

一个回民村、一个汉族村,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丰产村与武进区雪堰镇城西回民村创新发展思路,跨越两湖牵手、积极开展“红石榴”村村结对,做强“基层党建+民族团结+村民自治+乡村振兴”工程,把民族发展同频共振的“一池春水”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谱写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精彩华章。

一、“红石榴”引领基层治理,“接力棒”传承初心不改

城西回民村地处武进太湖湾城湾山区,南临万倾太湖和城湾山脉,北挨锡宜高速,全村均在太湖湾旅游度假区范围内,是苏锡常地区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近年来回民村利用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的区域优势、山水田园自然禀赋,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科学制定规划,逐年分步实施,完善富民功能设施,大力发展具有民族风情的乡村旅游,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九项国家级荣誉。丰产村地处金坛区西南边陲,与邻县溧阳市接壤,属丘陵地带,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村集体收入单一,村级经济薄弱。从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到现在的集体收入近千万,先富裕起来的回民村不忘党恩,接下了共同富裕的接力棒,在省市区民宗部门的牵头组织下,2022年11月,丰产村与城西回民村在全省率先开展“红石榴村村结对”共建项目。

结对共建中,市区两级积极行动帮助两村携手共进,构建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常态化产品推介机制、常态化政策支持机制、常态化共同缔造机制、常态化工作通报机制等“五个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两村合作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富脑袋、富口袋”精细化帮扶,打造回民村帮扶汉族村的全新“帮扶模式”。丰产村学先进、补短板,在基层党建工作、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基层治理、乡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与城西回民村交流互动,定期召开座谈会,帮助指导丰产村的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并组建“结对”专班专员,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落地落实。

二、“红石榴”促进资源集聚,“金点子”引领同心向前

根据“一年夯实基础强保障、两年全域推进抓示范、三年巩固提升创品牌”的工作基调,两村持续深化结对共建的形式和内容,扩展党员干部群众互访交流力度,落实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到结对村跟班学习机制,结合特色产业开展交流互动,着重在强化基层党建、深化产业层次、提高“造血”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一线学、双向走、真情扶、共提高,依托指前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和回民村“三千亩”农业项目,丰产村着力构建“三木”农业体系,形成“茶叶、水果、树苗”发展格局,村级农业产业从“大而散”逐步向“强而精”转变。依托“党支部+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探索龙头企业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的“双绑”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强、村集体经济强,当年度实现项目增收85万元。2023年丰产村加入指前镇“鱼米之乡”产业研究院建立的“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库,在指前标米协会的引领下,通过流转闲散土地150亩入股,主动与镇域内12家民营企业、56家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户合作“村企联建”,为农户争取扶持资金、联系订单销售、制定产业规划,预计实现3000元/户农民增收,实现20万元以上的村级增收。今年丰产村区别于传统的物业保洁发包,将此项工作通过村组包干,雇佣小组长、先进党员作为环境整治的第一责任人,在全村范围内提供40余个就业岗位,不仅节省保洁费用同时提升各支部的比学赶超氛围,取得市级城乡长效管理“红榜”村,实现上级资金补助和环境整治良性循环。

三、“红石榴”点亮基层阵地,“一盏灯”照亮前行之路

实施示范工程、维护民族真情。指前镇以统战工作全域提升为“1”个中心,维护提升“村村结对”实施的基础,聚力推动各族人民关心关注的重点民生工作开花结果。在城西回民村的大力支持下,丰产村委投入47万元资金建设西周村自然村沥青“同心大道”,该示范工程道路全长0.9公里、双向两车道,沿途辐射3个自然村,服务村民127户570余人,已于2023年春节前完工投用,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为了让“红石榴”走进千家万户,今年丰产村在城西回民村的帮助下投入30万元建设西周自然村“红石榴”党建游园,用群众实实在在看的见的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的明显优化、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诠释了民族团结真情,让回民村的真情走进丰产群众心中。

拓展各族人民的交往交融路径,指前镇实施新时代“红石榴创业”提升创优工程,两镇携手帮助镇域内的少数民族制定农业项目“帮扶致富”建议清单,通过果木和标米两项村企联建项目设置不同的帮扶技术岗、劳务岗,让各族农民携手前行。以各民族“交流”“融合”“共享”为主题,搭建多元平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指前镇开展“送服务、解难题、办实事”行动,解决少数民族就业、创业、田间管理等30多个民生小事,推动党员干部投身服务中心大局、提升基层治理、促进乡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生动实践,描绘出高质量发展“一片春”。

 两区互动,两村携手,村村结对,共创未来。指前镇在“两湖”创新区建设中依托“红石榴村村结对”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不仅为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探索新路、打造样板,也将继续走好民族复兴的同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