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梁溪区崇安寺街道:三维互嵌聚合力 多元融合促团结
发布日期:2025-07-31 15:32 浏览次数:

近年来,无锡市梁溪区崇安寺街道立足梁溪老城厢核心区经济文化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服务融情、文化润心、交流筑基”三维互嵌体系,通过“民族交流+基层治理”双轮驱动,织密共融共生的互嵌网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勾画“三心细节”,打造石榴籽服务矩阵

学习联心建强同心堡垒。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向各族群众组织政策宣讲、语言培训、文化交流等活动,开展“通用语言微课堂”系列课程8场,确保各族群众学习“不缺课”、思想“不掉队”。

暖心服务构建统战纽带。依托中山路大党建联席会议推进“红链同心办”项目,组建由条线部门、社区干部构成的“代办员”队伍,通过“大数据筛查+网格铁脚板”双线摸排机制,深入经营户听取需求,定期组织上门进行政策宣传,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民族团结的倡导者。

强化品牌扩大社会声誉。设立“石榴籽成长营”,开设“铭记烽火八十载”“非遗雅韵 共绘传承”等课程,引导各族青少年加深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切实解决了职场父母“带娃难”的问题,让各族员工能够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二、搭建“邻”“聚”平台,激活民族团结交流活力

“邻里平台”促进共融共居。打造“邻里会客厅”“民族睦邻角”等实体空间,作为各族居民日常交流、议事的阵地。先后举办“邻里节”活动8场,设置民族特色文艺展演、传统美食分享、民俗游戏体验等环节,让各族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增进彼此了解。

“邻里互助”架设互嵌桥梁。依托“为民服务日+民族团结”机制,在小区党群服务驿站设置义诊区、便民服务区和法律咨询区,为居民现场提供服务,切实将人文关怀和专业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驿站还设立了“邻里调解室”,通过“拉家常”“说心事”的方式化解纠纷矛盾,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邻里文化”促进交流发展。举办“邻里文化课堂”,邀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走进社区,开设非遗传承、书法绘画、民族歌舞等特色课程。讲述“邻里团结故事”,挖掘社区内各族群众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感人故事。组织“民族团结故事宣讲”进小区、进楼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让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

三、深挖文化内涵,厚植民族团结精神土壤

文化阵地赋能团结力量。街道社区充分发挥“家门口服务”的布局优势,积极探索“文明实践站+民族团结”新模式,创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新阵地,把宣传教育融入文明实践站和日常工作。组织“金色年华艺术团”,创编排民族齐舞“祖国明天更美好”“七一颂歌”等特色节目,举办“爱我中华”系列诗朗诵展演,通过立体、具体、形象的宣传,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享课堂厚植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青少年群体主动拥抱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开展“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各类主题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各族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不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街企联动深化团结内涵。联合街道商会设立“民族同心就业服务站”,定向开发餐饮、文创、商贸等领域岗位;推动会员企业设立“民族融合示范岗”。鼓励企业主动“打开围墙”,在“钟书房”、恒隆“恒聚”空间等,举办中秋晚会、公益市集等生动有趣、温情暖心的活动,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共享空间。

关闭
打印